社区里的儿童滑梯,竟然是经历枪林弹雨碉堡改建而成。站在桃浦河上的怒江路桥上,可以看到怒江路601弄小区内有一个硕大的“树桩”。夕阳西下,“树桩”上聚着好几个孩子,正热闹地玩耍着。 绿树掩映下的“树桩”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水泥仿制品。高约3米的水泥“树皮”毛剌剌的,漆成灰褐色。再细看,这其实是一个漂亮的游乐设施——滑梯。有一道旋转扶梯围着“树桩”往上旋,走25级台阶,就到了“树桩”顶端。上面是一个五六个平方米的圆形平台。至此,孩子们“兵分两路”,有两条滑道可供选择。滑道内侧是大理石材质,因为滑的人多了,加之时间久了,十分光滑。
这原来是一座碉堡吗?一点也看不出来。长征镇怒江第一居民委员会的居委干部告诉记者,小区是1989年左右兴建的,不久这个碉堡就被设计成了组合滑梯。“小孩子很喜欢在这里玩。”
居民点评:“变身”点子太好了,变“废”为宝。小区里少了一个粗糙的水泥堆,多了一座漂亮的儿童滑梯,而且特别结实,风吹雨打都不怕。
原汁原味
同样在怒江路601弄小区,还有一道“隐蔽”的风景。在居民的指引下,记者在百米开外的小区西南一角,发现了另一座原汁原味的碉堡。
钢筋水泥筑成的碉堡掩体上,依稀可见当年枪林弹雨留下的痕迹。当年伸出机关枪和火炮的小窗已被水泥封死。碉堡顶部的平台也是圆形磨坊式样,高约2米。水泥平台上有4个比拳头略大的小洞,2个小洞已被落叶等杂物塞满,上面长出了草,透过另2个小洞,可以看到碉堡内部堆了些杂物。
碉堡一侧,有一个比圆柱形的碉堡主体略小,形似水池的水泥建筑,居民说这是进入碉堡的通道,现在已被硕大的水泥块封堵。
怒江第一居委会支部书记劳女士告诉记者,据说它是解放战争时期留下来的。由于处于小区的偏僻角落,以前成了一些小青年幽会的场所,还有顽皮的孩子爬进碉堡,甚至在里面放火。为安全考虑,后来用水泥堵起来了。
居民点评:市区内遗留的碉堡已经不多,且多“面目全非”,如此原汁原味的碉堡建议可开辟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碍事挡道
杨浦区凤城三村内也有一座碉堡。这座碉堡约一人多高,上面是圆形磨坊式样,下面则是长条形,中部还“伸出”两块水泥。居民告诉记者,这座碉堡至少有60年了,早就失去了原来的作用,同时为了防止动物钻进钻出,洞口被水泥封了起来。
碉堡紧挨居民楼并延伸到公共通道,只留下不到两米的宽度供行人通行,机动车很难开过去。此外,居民说,由于碉堡在小区内的位置过于显眼,经常吸引不少小孩爬到碉堡上玩耍,很不安全。
据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,这座碉堡可能建于抗日战争时期。凤城三村小区最早开建于上世纪50年代,其间改造过多次,因各种原因,都未拆除碉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