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对已建成的幼儿园建筑公共空间,在建筑难以获取资金采取改扩建的情况下,用较为便捷的方式对空间细节进行有效处理,对空间的改动较小,由教师即可积极主动的完成改造,是当前现实条件里幼儿园对空间优化的最常见手段。
根据《托儿所、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》(JGJ39——87),生活用房室内最低净高为 2.8m,这直接关系到了走廊净高的设定。也可用悬挂折纸饰品等装饰物来降低空间的高度感,并且这一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公共活动用房中去,例如当美工室需依靠人工采光弥补自然采光的不足时,也可将有艺术风格的灯具高度降低。但要注意悬挂物不宜过重,以纸质及轻质塑料为宜,避免不慎掉落时危急幼儿的安全。 利用墙面的布置方式是当今幼儿园中时分常见的手法。可以在装修的过程中,将走廊墙面按适应幼儿视觉高度进行凸出或凹入的分隔,设置适合幼儿人体工学的涂鸦墙或美工展廊,避免这类功能区视角过高,因为即便展廊的主要使用者应该是幼儿,而不是成年人。并且,亲子活动的过程中,作为家长的成年人需蹲下才能观看,转换到幼儿的视角,这有利于达到亲子活动的真正目的,即从孩子的角度出发,理解幼儿的世界。 也可以通过墙面色彩的粉刷对墙面进行水平向的分隔,进行水平向分隔与之前所讲相同,都是针对幼儿视角进行的处理。另外也可以将墙面按垂直向做出区域的分隔,或绘制有标志性的图画,使空间伴随行走过程产生色彩的变化,尤其在大型幼儿园流线过长的案例中,可采用这样的方式让幼儿逐渐对方位有所认识。对户外活动区域边界的研究中,已经证明了地面铺装的重要性,可利用改造地面铺装的方式增强趣味性,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避免地面铺装过于单调。除铺装的材质以外,还可以将地面做出图案化的处理,当个别幼儿脱离群体活动太远时,也可通过对地面图案的分辨寻找方向。 同时也正因为幼儿的视角较低,对公共活动用房与户外活动空间使用时必然会依靠楼梯连接路线,可利用台阶的垂直表面加入教学内容,通过图画的方式巩固知识的吸收,但应先保证水平表面的防滑效果。 |